
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三,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去冬来的过渡。此时寒气渐重,露水凝结成霜,北方大地银装素裹,南方秋意正浓。清晨推开窗,可见瓦楞上、草叶间铺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朝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正是"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的深秋景致。
霜降时节,民间保留着许多富有深意的传统习俗。北方人有"霜降吃柿"的习惯,认为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厚,味甘性寒,可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故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俗语。在南方,人们喜爱在这个时节制作腊味,将新鲜的肉类用盐和香料腌制后,悬挂在通风处风干,为冬季储备食材。而登高赏菊更是此时不可或缺的雅事,人们携酒带肴,登临高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品味"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深秋意境。
随着天气转寒,养生保健尤为重要。饮食上宜适当温补,可多食牛肉、羊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御寒能力。山药、萝卜等根茎类蔬菜正当令,既可健脾益胃,又能润燥生津。起居方面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关节部位的防护。此时锻炼不宜过早出门,最好等待日出之后,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寒气侵体。
晨霜渐渐覆盖大地,柿子悄然染上橙红,这是季节更迭最温柔的提醒。添一件衣裳,煮一锅暖汤,在渐深的寒意里安顿身心。万物正在为越冬做准备,我们的生活也该顺应这天时的变化,寻得属于自己的温暖节奏。
/文字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