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农历三月廿三,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寒潮尽退,雨水丰沛,秧苗初插、新种萌芽,万物得雨而茂盛。《群芳谱》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春茶抽芽,牡丹吐蕊,天地间浸润着暮春的温润与生机。
谷雨时节,民间习俗多与农事、祈福相关。南方有“喝谷雨茶”的讲究,采新制茶,称“二春茶”,茶汤清冽回甘,传说此日饮茶可清火明目、辟邪祈福。北方盛行“赏牡丹”,谷雨前后牡丹盛开,素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说,文人墨客常以花会友,吟诗作画。陕西白水一带流传“祭仓颉”的古老仪式,相传仓颉造字感动天神,天降谷粒如雨,后人于此日焚香祭拜,感恩文字与农耕文明的馈赠。江南农家则“走谷雨”,青年女子结伴踏青,采野菜、赏春色,寓意“走散百病,接福纳吉”。
谷雨饮食重“祛湿健脾”。此时湿气渐重,宜食香椿、菠菜、薏米、山药等食材。香椿芽拌豆腐、薏米红豆粥可利水渗湿;茵陈蒿煮水代茶饮,能疏肝利胆。民间有“谷雨吃椿,不染杂病”之说,北方人喜腌香椿佐粥,岭南则用嫩艾叶煮鸡蛋,温补气血。此时忌食生冷肥腻,少酸多甘,可饮茉莉花茶疏肝解郁,配茯苓糕、芡实莲子汤调和脾胃。
(文字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