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0日,农历二月廿一,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寒暑均衡。此后,北半球白昼渐长,阳气升腾,草木蔓发,天地间充盈着蓬勃生机。春分既是春天的中点,亦是农耕播种的重要节点。
春分习俗多与平衡自然、祈福丰收相关。此时民间盛行“立蛋”游戏,相传春分日昼夜均衡,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相对平衡,因而鸡蛋最易竖立,人们以此祈求一年安稳顺遂。岭南一带讲究“吃春菜”,春分日采撷野苋菜、荠菜等嫩叶,与鱼片煮成“春汤”,寓意“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安康”。旧时江南有“祭日”之礼,百姓在祠堂供奉太阳糕,感恩阳光普照万物,祈愿五谷丰登。北方农人则有“送春牛图”的习俗,将印有耕牛图案的红纸贴在门楣,鞭打土牛以催耕,提醒春忙,勿误农时。
春分饮食讲究“调阴阳,平肝气”,宜食性味平和的时鲜,忌大寒大热之物。宜多吃菠菜、豆芽、芹菜等绿叶菜,搭配山药、红枣健脾胃,佐蜂蜜、枸杞滋阴润燥。此时气候温和,但昼夜温差较大,“倒春寒”仍存,应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文字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