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当前位置: 总务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选拔赛获奖公示
发布时间:2025-05-09        浏览次数:

各有关单位及师生:

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选拔赛已完成校内报名及评审,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5项。根据校内选拔赛工作安排,本次获得校内选拔赛一、二等奖的15项参赛作品将代表学校参加本届全国竞赛。

获奖名单如下所示:

奖项

获奖作品名称

参赛学生

一等奖

浸没式双态阶梯冷却与新工质的一体化冷却系统

郑俊欣、李奇峰、伍立言、赵佳杰、陈卓豪、李林轩、张恺韵

“光热融合”——基于菲涅尔透镜的智能跟踪型光伏热电耦合发电装置

叶贵洋、李星宇、李周红、林枫云、吴佩瑜、徐永文、穆瑞

随热应变,沙荒储安——基于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的锂电储能舱热管理系统

曾玥瑜、辛亚桐、滕佳欣、杜耀祥

基于多连环路热管的数据中心浸没式纳米液冷机柜

苏纯、龙新煜、谢雯丽、谷政庭、练子贤、谢耿辉、郭浩涵

广东省贝类养殖碳汇价值与海洋经济协同发展

方志方、肖乐怡、林艺蕾、余坤霖、王丹

二等奖

“蓄冷而动,鲜援有道”——基于零泄露相变凝胶的预制菜高性能低能耗冷链解决方案

周千愉、林诗雅、谢倚琪、陆凤敏、王振湘、李健、侯业燊

基于三维冷凝的新型均温板高效散热装置

肖胤昕、邱欣妍、陈世涛、曾伟勋、吴江坤、王俊翔

“风清焱净”—多级等离子体烟气净化与温差发电模块余热回收系统

苏文、林晓童、张志会、蔡子杰、吴睿松、林俊正

“蓝海‘膜’力,屿芯绿能”——基于磷酸锆纳米片复合膜的高性能低排放盐差能海岛自供电系统

秦圣凡、朱泳祺、张植琳、罗睿、李颂韬、冯琪业

碳驱新质:双碳目标下农村农业甲烷排放的调查分析——基于粤鲁黑三省64村的调查

黄俊涵、李鋆、李乐欣、肖如艺

塑燃新思——一种高效催化塑料裂解制燃油催化剂

蔡梦圆、李曦尧、杨水珍、丁子琪、张瑨暄、罗伟瑜、凌梓烨

“炭净涟生”——复合生物炭层养殖水实时处理装置

曾梓妍、翁木栓、邓礼宸、黄庭辉、李宇轩、黄超、穆瑞

基于光热效应-泵吸法的海洋重油污清理回收装置

郑清蓉、尹彦园、吴琼、庾小慧、罗程锋、 林智宇、梁锦亮

“智绘”绿色乡野——PPW回收书写减碳新篇与ESG多元共治实践

吴庆期、冯诗洋、李锦程、蔡文轩、朱琪华、尤慧琪、马婷婷

凉意无垠——基于仿生被动冷却技术的正压式新风系统

杨锦钰、徐乐怡、邱欣妍、肖昊仪、廖悦雯

三等奖

“零碳天盾”——基于辐射制冷和相变材料技术的模块化屋顶节能结构

张睿、覃腾娴、李乐宜、杨海云、叶贵洋

慧眼识“圾”—基于CLIP多模态模型的零碳垃圾分类系统

徐绮莉、黄伟权、梁兆坤、黄晓亿、刘子胤

以“塑”锁“碳”:一种塑料固废再生耦合吸附碳捕集的碳闭环创新技术路径

黄超、陈海茵、吴睿松、蒋剑宇、杨颖、李舒遥、李宇轩

农村碳排放机理与减排路径研究——基于广东省15个地级市的调查

李佳怡、王淇、罗曼萁

“相”得“溢”彰——基于低能耗方法制备相变材料耦合热管的余热可回收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范昊杰、陈佳旺、朱楚欣、肖昊仪、王茜晗、尹佳佳、胡瑞琪

基于土壤矿物调理的农田固碳减排-增产提质耦合技术

尹彦园、黄超泽、李愉、彭若淳、刘书绚、叶志韬、李依晨

“热”“泵”不息,“分”“干”克难——多元互补多级回收热泵分区干化系统助力乡村振兴

唐梓豪、徐永文、廖晓乾、许安达、戴文嘉、谭子旭

海上风电——基于智能测量的光伏驱动海上风电机组传动链润滑系统

祝烨荣、陈俊彦、陈婷、陈威赫、杜宗熹、段知言、张容赫

一种多级蒸发冷凝协同海洋碳捕集与界面蒸发的碳-水联产系统及装置

余雪、陈子维、刘修平

中国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城镇化情景演化及其对陆地碳储量的影响评估

邵铮、姚晓华、梁子林、周雅雯、江广文、谢雨蝶

碳”寻真“相”:一种以 1DMA2P 与 DETA 为原料的混合胺类低能耗二氧化碳吸收剂创新制备路径

吴睿松、李政瑞、李思婷、冯子城、黄超、陈海茵、杨颖

“滤碳焕新”——一种耦合直接空气碳捕集的零碳空调系统

马伟诚、朱季楠、丘祖铭、郑宇帆、黄超、吴睿松、陈海茵

藻捕碳净——膜载微藻固碳与碳增值利用新工艺

文睿、徐嘉琪、陈铭凯、陈胤羽、韦赫庭、冯诗洋、赖杨钰

广东省碳排放预测与减排策略研究—基于STIRPAT-Lasso-BP协同模型

黄欢、刘嘉慧、区彦杰、郑凯炫、尹璐、叶嘉昆、彭欣彤

破浪前行 智取能源-双重模式发电装置

周天宇、付蓉、梁培林、陈方林、赖家婵、郑礼瀚、吴诗莹

菌解新污--新型复合菌剂结合AI大模型助力新污染物降解

陈健为、朱天悦、张小雪、庄杰凯、董姝阳、郭雅洁、黄碧滢

一种基于多连环路热管的PCR扩增仪控温装置

涂思敏、许超杰、张英俊、张克飞、林晓童、杨东锦、林宇哲

一种基于磁致伸缩驱动压力舱的海岛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

潘振廷、邓佳程、林炯城、陈昊森、

谢绮琳、黄煜凯、何孟威

Fe3O4/FeP异质结构锂硫电池催化剂

邓昱筠、陈浩年、蔡博焓、安京柱

水韵油芯——创新引领的可持续航空燃油

杨帆、李湛君、毛泳琪、陈琳、王楠、陈海桐、骆晨曦

智能化农村陶瓷膜一体化污水治理装置

司徒颖欣、高杰、莫浩川、陈俊宏、邬泽松

空壁精灵:空中壁面跨域高机动节能检测机器人

范颖尧、赵苑婷、陈思彤、钟焯均

具有压电效应的装配式高性能桥梁伸缩缝

于欢欢、黄轲睿、许焯晖、梁峄凯、罗楷杰、沈汝堉、伍开盛

氢燃“能”往:新型室外直管多火孔大气式掺氢燃烧炉具设计

陈子维、黄超、吴睿松,蒋剑宇、陈海茵

“氢”松脱氧——基于Ni/C与杂多酸偶联催化剂的木质素制备液体燃料

胡贤康、陈重晓、丁紫祎、姚灵盈、江志航、文明钧、陈湘媛

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5年5月9日~5月13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提出并签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不签署真实姓名和提供具体事实材料的,不予受理。

受理部门:大学城校区东区十栋713办公室

联系人:王老师、余老师

联系电话:39325659



                                                                                                                                         总务部

2025年5月9日

今日访问量: 当月访问量: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广东工业大学总务部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生活区东十栋

联系电话:020-39322891     传真:020-39322891     邮 编:510006     Email:hqglc@gdut.edu.cn

广工总务公众号